近视眼
什么是准分子激光吗?近视手术该怎么选
准分子激光为受激二聚体产生的激光,用于角膜屈光手术,精度高、无热效应、不损伤周围组织,常用于近视、散光治疗。历史上经多次改良,目前常用PRK和LASIK技术。
黑色幽默╕
你知道准分子激光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而最近年轻人群中风靡的准分子近视激光手术
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们来聊聊

什么叫准分子激光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所以相关术语都是翻译过来的。
与准分子激光相关的常见手术方式是“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咱们来看下英文,“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这一找,不管是photo还是laser都体现不了分子啊?看来官方翻译并非全部直译,而是部分意译。
那我们直译“准分子激光”:
excimer laser。Excimer (originally short for excited dimer) :受激的二聚体。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受激辐射光放大,也就是“激光”。
所谓准分子激光,是指受激二聚体所产生的激光。之所以产生称为准分子,是因为它不是稳定的分子,是在激光混合气体受到外来能量的激发所引起的一系列物理及化学反应中曾经形成但转瞬即逝的分子,其寿命仅为几十毫微秒。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准”不是说激光打的准(虽然确实也很准),而是形容分子的这个状态时间很短,不是稳定状态。类似于“准妈妈”,是个短暂的状态,不是“妈妈”这样长期稳定状态。
再来看看准分子激光进入眼科领域的历史:
1970年Basov, V.A. Danilychev和 Yu. M. Popov研发了准分子激光器。
1973年Samuel Blum、Rangaswamy Srinivasan 和 James J. Wynne开始研究193 nm氟化氩准分子激光器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随后Steven Trokel和F.L‘Esperance Jr也开始对准分子激光消融重塑角膜表面进行研究,并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中使用193 nm激光替代原有手术刀(RK和准分子激光的结合),可以将精度提升到0.2 ?m左右。
1983年12月,Trokel、Srinivasan和Braren等人在眼科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使用激光重塑或雕刻角膜以矫正屈光不正,开发基于准分子激光的屈光手术。
1987年,Trokel医生对患者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准分子屈光性角膜切除术(PRK)。
1991年,Pallikaris等人对激光屈光手术进行了改建,提出了一种名为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消除了角膜上皮恢复缓慢且不适的问题。
目前临床中使用的波长193nm氟化氩准分子激光有如下特点:
1. 通过光化反应,断裂分子之间的结合键,将组织分离成挥发性碎片,没有热效应,不损伤周围角膜组织。
2. 精度高,达0.25微米,精确消融角膜,精度达细胞水平。
3. 激光切削后角膜平面非常平滑。
4. 波长短,不穿透眼角膜,对眼球内部不影响。
以上特点让准分子激光在角膜屈光手术领域大放异彩,治疗近视散光信手拈来!
这样大家是不是对准分子激光有了更多的了解呢?相信大家在以后需要做近视激光手术方式选择的时候,会更加从容和自信。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