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孩子近视都在戴的离焦镜,真的有那么好吗
离焦眼镜多指离焦框架镜,要弄懂离焦眼镜的原理,就要先明白什么是离焦,好像有点废话了……我们都知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大多都是由于眼轴的过度生长造成。
潶色眼眸ぺ
01什么是离焦眼镜
离焦眼镜多指离焦框架镜,要弄懂离焦眼镜的原理,就要先明白什么是离焦,好像有点废话了……
我们都知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大多都是由于眼轴的过度生长造成。

那么,眼轴为什么会出现快速增长呢?为什么不同孩子的眼轴增长速度会有所不同?研究显示我们视网膜所接收的视觉信号是主导眼轴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简单来说,当视网膜接收到远视性离焦信号时,它会促使眼轴长度增加。相反,当接收到近视性离焦信号时,眼轴的增长速度则会得到延缓。
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也可能导致调节滞后,让视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方,造成模糊不清,最终形成离焦现象。近视、远视和散光都属于离焦的一种(如下图):
在了解了这个原理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相关的功能性镜片。
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于是离焦镜问世了,也被一些医生称为微结构镜片,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正是基于“离焦”理论。
离焦框架眼镜镜片的前表面有着非常多的微小透镜,通过这些微小透镜,在周边视网膜形成“周边近视型离焦”,从而起到近视控制的作用。
与普通眼镜相比,它的光学参数更为复杂,验配要求更加高。具体来说,中心区域是用于矫正近视度数保障“看得清”,而周边区域则是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来产生近视性离焦,这些区域产生的近视性离焦信号可以抑制眼轴的生长,进而减缓近视的进展,为孩子的视力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02离焦眼镜VS普通眼镜
普通镜片只针对中心视力进行最清晰矫正,但是周边视网膜接受的物象则不是正好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像在了视网膜后侧,故普通镜片只能矫正视力,但不能控制近视加深。
离焦镜片不仅对中心视力进行最清晰矫正,还把中心视野以外的镜片度数设计的比中心区域更低,让物象投射到周边视网膜上或者前部,起到减少远视性离焦出现的可能。
这种特殊的设计不仅能够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还能减少周边视网膜的远视性离焦,增加近视性离焦,从而有助于控制眼轴的增长和近视的发展。
通过临床数据统计分析,不同品牌及设计的离焦镜片控制近视的效果可以超过60%。
一句话总结,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镜片只能矫正视力,让人戴上后看得清楚,离焦镜片不仅矫正近视还能延缓近视发展。
03离焦眼镜VS离焦软镜和OK镜
一句话,离焦眼镜的清晰度、防控效果比普通眼镜强了很多,但和离焦软镜、OK镜相比,它又只能算“小弟”了。
离焦眼镜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由于孩子佩戴位置有偏差(比如镜架下滑)或者镜架变形,就达不到一个很好的离焦效果。
OK镜和离焦软镜因为是贴合在眼球上的,相当于离焦效果是做在了眼球上,所以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离焦量,近视防控效果自然更好。
在我这里,佩戴OK镜十年左右近视增长低于50度,甚至完全没有增长的孩子比比皆是。
目前整体看来,OK镜的控轴效果,在现阶段各种近视防控手段中是最好的。
04哪些孩子适合离焦眼镜?
根据我们临床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以下五种人,比较适合离焦镜:
第一类人:是近视度数小于100度的孩子。我们之前说,离焦镜的设计基于“离焦”理论,而市面上许多光学矫正产品,其实也都运用了这个原理来防控近视,其中就包括近视防控“王炸”产品——OK镜。
如果孩子刚刚近视,比如近视度数在100度以内,而家长的经济预算有限,或者没有好的条件去验配合适的OK镜时,就可以选择离焦框架镜来进行近视防控。
当然,对于更高度数的近视患者来说,OK镜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目前我们的门诊案例看下来,选择OK镜的防控收益确实相对更大一些。
第二类人:远视储备不足的低龄儿童,也可以用离焦框架镜来控制。
因为目前很多的隐形眼镜,包括OK镜,是没有正度数的。换句话说,这些隐形眼镜,只能控,不能防。
但对于那些远储不足,眼轴长得很快的孩子来说,可能同样有预防近视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那些有正度数的离焦镜。
第三类人:大于14岁但仍处于高强度用眼期的孩子。
除了考虑屈光度数因素外,对于那些大于14岁的孩子(即高中阶段),虽然他们仍处于高强度用眼期,但已经接近眼球发育期的尾声,自然发育的速度已经放缓。
所以呢,选择框架类的矫正手段,大概率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其性价比可能会高于其他防控型产品。
第四类人:日戴离焦软镜的孩子。
对于日戴离焦软镜的孩子,离焦框架镜可以作为联合手段,交替使用。因为长时间配戴离焦软镜可能会出现干眼或者透氧方面的问题,所以软镜的安全配戴时间,一般是每天不超过12小时。
像孩子每天7点起床后配戴软镜,那么到晚上7点就需要摘镜了。而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一般是大大超过12小时的。所以这超出的部分仍然需要“离焦保护”,作为补充配戴。
第五类人:长期患有比较严重的结膜炎,眼睛敏感不适合OK镜的孩子。
最后还有一类孩子,就是那些长期患有比较严重的结膜炎,眼睛比较敏感的孩子。这类孩子呢,隐形眼睛可能就无法坚持配戴,经常是戴几天,停一个月。而对于像低浓度阿托品这类的药物,可能也会同样敏感。
那么此时,框架镜可能会较为合适,因为框架镜不需要直接接触孩子的角膜,而且镜片还能防风防沙,对于敏感类的孩子,是一种双重保护。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并不是说其他孩子就完全不适合戴框架类的控制镜片。
只是相比框架镜,或许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使用框架镜结合良好的用眼习惯,或者其他药物进行联合防控的话,同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而且近视防控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孩子的情况也都不同,近视防控最忌“一刀切”。最终孩子适合佩戴何种镜片,还是需要现场检验后判断。
05验配注意事项
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离焦眼镜,我给各位家长朋友顺带普及一下验配环节,看看离焦眼镜的贵,到底贵在哪里?哎,想说爱你不容易啊。
首先就是儿童验光,尤其是第一次进行验光的孩子,是需要进行散瞳的。因为孩子的调节力通常都比较强,如果不经过散瞳,测出的度数往往是不准确的。
其次,就是视功能检查。
其实视功能检查包含很多项目,在验配离焦镜时,我们主要进行与近视进展相关的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功能和集合功能/融像功能的检查。
其中,调节不足和集合过度这两类视功能异常,与近视进展关系最大。并且呢,正常来说,集合过度或者说看近内隐斜量大,是不适合验配离焦框架镜的,原因就是看近会使用更多集合,导致内隐斜量增加。
所以,在儿童配镜检查时,建议做一次视功能检查,排除相关问题。如存在视功能异常,需要视觉训练干预,或者选择其他防控方式。
另外,就是戴镜的时间。
因为我们前面也说,离焦框架镜是功能镜,可以控制近视发展,所以和普通单光镜不同,我们是建议能长时间佩戴离焦框架镜的,只有戴在眼睛上,才能起到保护作用。
通常来说,每天要戴满12小时,效果是最好的,即使真的戴不了那么久,也是建议越久越好。
建议
看到这里,是不是恍然大悟,原来离焦眼镜还有这么多门道呢。
所以,离焦眼镜更多用于不宜佩戴OK镜的孩子。如果条件允许,我个人还是建议小朋友尽量选择佩戴OK镜或者离焦眼镜+离焦软镜的组合。
因为离焦眼镜需要全天佩戴、运动不便,而且佩戴效果受外部因素较大(佩戴位置、框架变形等),还有镜片磨损后影响清晰度和效果等弱点,近视防控效果远不如OK镜。
毕竟眼睛是孩子的终身大事,稍微多花一点选用OK镜,一步到位是更优的选择!而且离焦眼镜因为防控效果不好或破损,更换镜片的费用不菲,算下来可能和OK镜相差无几。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