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治疗

孩子散光,到底要不要配眼镜

暑假视光中心儿童散光检查增多。散光影响视力,分生理性、病理性,需配镜矫正。预防难,但可定期检查视力,观察孩子用眼习惯,及时发现并矫正散光。

镐輣罒襔蓙

2024-08-22 09:15:56
0
收藏

  “医生,我们平常不给他玩手机的,散光是怎么来的呢?”


  “医生,散光要治么,能治好吗?”


  “医生,这个散光100度,要配眼镜吗?”


  ……


  暑假里,视光中心每天都围满了来看眼睛的小朋友和家长,除了近视,更多小朋友们还查出了散光。那么,散光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危害?要不要配镜?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科普解答。


  什么是散光?


  散光,顾名思义,是“光线散开了”。与近视、远视一样,散光也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状态。


  理想情况下,一个点光源通过眼球后,会在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对应的一个焦点。这种一一对应的理想成像状态使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外界物体。


  散光的人,由于组成眼球光学成像系统的套件(主要是角膜和晶体)并不是等焦球面,而是双焦的椭圆面,使点光源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对应的焦点,取而代之的是由两条焦线构成的立体光锥,这就是散光。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也就无法形成清晰的物像,我们看东西就模糊了。


  散光在人群中的发生率非常高,严格的讲几乎人人都有,只是大多数人的散光度数在50度左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又叫“生理性散光”,对视力影响不大。


  按照度数高低,散光可以分为


  轻度:100度以内


  中度:100-200度


  重度:200-300度


  高度:>300度


  100度以上的散光往往会对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散光?


  主要是先天因素,一些后天原因也可能引发或加重散光。


  1、先天因素


  包括角膜的形态、晶状体形态、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等,这些属于生理发育因素,与遗传和基因有一定关系。


  2、 后天因素


  一些眼部疾病如上睑下垂、严重睑内翻、眼睑痉挛、圆锥角膜、眼外伤等,会导致角膜的形态不规则,致使散光的形成以及增长。


  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如长期眯眼、经常性揉眼、书写姿势不正确等也可能使角膜受到压迫,导致散光增加。


  散光有哪些表现和危害?


  散光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模糊,视力减退,视物疲劳如眼睛胀痛、头痛等,眯眼,看东西有重影,有时还会产生代偿头位和眼位,如歪头、歪脖子、斜视等。


  儿童高度散光如果没有及时矫正,还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形成弱视。


  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孩子查出散光,家长们关心的是:到底要不要配眼镜?


  判断儿童散光是否需要配戴眼镜矫正,要结合散光的度数、散光的角度、除散光外的球面性屈光不正程度(近视、远视)、是否引起弱视等风险等因素来综合评估。


  通常散光并不会单独出现,总是同时伴随近视或是远视,如果患儿的裸眼视力不佳,经过医生判断认为有必要戴镜矫正时,原则上是建议散光尽量足矫,适当欠矫。


  矫正有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种方式,需要根据儿童具体情况由专业人员帮助选择。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可能会问:


  我家孩子还小,散光能预防么?


  实际上,由于散光主要来自于先天因素,所以并没有什么方式可以预防。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做好2件小事帮助孩子尽早发现散光,及时矫正,以避免散光引发其他视力问题。


  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平常多注意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歪头看东西、眯眼、揉眼等,好及时去医院进行屈光筛查。


  此外,如果发现散光大幅度增加,需要及时来医院排查相关眼部病变。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