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孩子秋季开学前,近视防控可以做什么准备

2024年秋季开学在即,家长需重视孩子视力检查,纠正近视误区,如上学后才需查视力、散瞳验光有害等。预防近视需改善照明、远离电子产品、增加户外活动、健康饮食。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需早期筛查视力,建立健康档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明月山庄

2024-08-12 14:51:33
0
收藏

  2024年秋季开学在即,家里的“神兽”们通过一个暑假的放飞自我,视力呈现断崖式下降。新学期将要面临看黑板、写作业等一系列的视力考验,大部分的课业内容是通过视觉进行的,所以开学前的视力检查很有必要。


  纠正误区


  近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高发的眼病,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是亟待解决的可致盲性眼病之一。近年来,由于青少年学习用眼压力大、户外活动少以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使得“小眼镜”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甚是焦虑,但是家长们对于近视的认知却有偏差。


  误区一:孩子上学后才需要查视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小学以后,用眼多,才需要检查视力。其实3岁以后,儿童就可以进行初步的视力检查。因为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称之为“远视储备量”。很多孩子过度用眼导致远视储备消耗过快,很容易发生近视,所以儿童在3-8岁就要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防止远视储备过快消耗。


  误区二:散瞳验光有伤害


  网络上有关于散瞳验光对孩子眼睛有危害的言论,所以很多家长害怕散瞳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其实不然,正规医学散瞳验光对眼睛一般是没有伤害的。散瞳验光可以麻痹睫状肌,除去假性近视成分,得到更为准确的屈光度数,散瞳后眼睛暂时会出现看近不清、畏光等不适,待药效退去后,就会恢复正常,所以,散瞳验光一般是无害且有益的一种检查手段。


  误区三:度数会越戴越深


  很多家长认为,戴眼镜使得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大部分的近视是因为眼轴增长导致,眼轴就像眼球的身高,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使发育的眼睛逆生长,而且,不戴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可能进一步刺激近视度数增加,所以,度数合适且质量合格的眼镜并不会加深近视。


  误区四:近视手术可治愈


  有些家长认为近视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成年以后通过激光手术就可以治好。事实上大众可能神化了激光近视手术的效果,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但不可治愈。近视手术治标不治本,只能摘掉眼镜,并不能降低眼底病变的风险,所以,近视要从娃娃抓起,不要怀揣侥幸心理,坐等长大了再做近视手术,预防孩子近视,控制度数增长,更重要。


  正确预防


  1、改善学习照明条件,纠正读书坐姿,科学用眼


  保持光线适度,白天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晚上除开启台灯照明外,室内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光源。同时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坚持三个“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


  2、远离视频终端,不做低头族


  “读屏”时代,眼睛一直在运行,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视屏类产品,易消耗儿童远视储备量,是儿童青少年近视早发、高发的重要原因。尽量减少与对人眼产生辐射的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机等电器设备的接触,管控视屏时间。


  3、增加户外活动


  提倡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学习任务再繁重也不能放弃户外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应多走出教室,多参加户外活动,多远眺,在课间或其他可能的条件下去登高看远,多进行球类运动,球类活动不仅能健身,而且对眼睛也有保健作用。


  4、健康饮食


  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多食对视力有好处的食物,可以改善眼部血循环,调节眼部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防止眼轴变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干预矫正


  1、配戴框架眼镜,是矫正近视、维持清晰视力普遍的矫正方法。要做到精准验光,科学配镜,规范戴镜,定期复查换镜。


  2、配戴角膜塑形镜,即OK镜,它能矫正近视,并在一定程度延缓近视的发展。但要注意的是,OK镜需要在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配验,夜间佩戴,日间取出,定期更换。


  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用于延缓或控制近视发展。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经过医生的综合判断,来选择适合孩子的近视矫正方法。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轴的的不断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劈裂,玻璃体混浊等,严重者可致盲,所以近视防控迫在眉睫,要早期筛查视力,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防控青少年近视,共筑近视“防护墙”,呵护孩子“心灵的窗户”。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