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近视600D+的看过来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导致眼球变形,易引发玻璃体液化、黄斑出血、黄斑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等病变。建议高度近视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眼底、眼压和视野,特别是患有相关疾病者,及时发现并治疗。

紫色`薰衣草

2024-05-16 09:30:46
0
收藏

  你知道吗


  高度近视的人身上的一个部位


  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那就是——眼底


  近视的本质是眼轴的增长,可以理解为眼球直径。


  正常人的眼轴长度在24mm左右,而近视会导致眼球直径不断拉长,一些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可达28-29mm,甚至超过30mm。


  这就意味着眼球在朝着眼轴两端方向不断地“胀大”,终导致眼球变形,眼球壁变薄壁,眼内各组织也就容易发现病变。


  病变一:玻璃体病变


  随着近视度数增加后,玻璃体腔也逐渐变大,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液化,有部分玻璃体浓缩成灰白色膜样或条索状混浊,眼前常出现如蝇蚊飞舞状或旗帜飘扬的感觉(飞蚊症),视物模糊,严重的会造成玻璃体后脱离,眼球转动时眼前闪光。


  病变二:黄斑出血


  屈光度达800度以上时易发生黄斑出血,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或无新生血管)出血,呈暗红色,且同一位置易反复出血,这时视力会明显下降。


  病变三:黄斑裂孔


  发生黄斑变性后,黄斑区存在长期营养障碍,易发生视网膜-玻璃体的粘连牵引,形成裂隙孔。


  通常有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物变形的症状。


  病变四: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中、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8~10倍。


  眼前会出现闪光、中心视力下降、视野有缺损。


  由于高度近视人群本身视力就较差,因而出现视网膜脱离早期不易发现,常延误治疗。


  ● 另外这类眼病一旦发生,常在几年内双眼先后发病而致双目失明。


  ● 所以应予以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全面眼部检查,以便能尽早发现早期出现的格子样变性、玻璃体异常粘连等变化。


  建议


  高度近视人群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眼压、视野,特别是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低血压、血管疾病的更要定期检查眼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