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孩子近视是怎么来的 引发近视的因素分为先天和后天
眼睛是人类感官中重要的器官—大脑中约有80%的知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用眼时间过长、不良用眼习惯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增加高度近视后的致盲风险。 近视是我国视觉障碍的首要原因。目前对近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知之甚少,因此近视的治疗手段还很有限。
瞳孔里扚悲伤
近年来,近视率逐年在增长。许多孩子被检查出近视时,家长都会焦急的询问,孩子的近视是怎么引起的呢?和家长的遗传有关吗?其实引发近视的因素主要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一、先天因素
1、角膜曲率高
角膜曲率即角膜屈光度,角膜一般三岁左右发育成熟,之后基本保持不变,角膜曲率平均值为43D,如果角膜曲率>45D则相当于在角膜上多了200度,自然就很容易出现近视,对于这些孩子,建议家长密切关注眼轴变化,就比如同样增长1mm的眼轴,高曲率的孩子增加的近视度数会更高。角膜曲率我们没办法干预,只能更加严格地监测和控制眼轴增长。
2、有高度近视家族史
有高度近视家族遗传史的孩子可能在6岁之前就近视,所以尽早做屈光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发生近视,也可有效控制近视增长速度,减缓近视发展,有效防止高度近视。有效防止高度近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眼压
眼压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产生的压力。眼压是把眼轴撑大的执行者,有的孩子生理性眼压偏高,这也是近视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后天因素
1、缺乏自然光营养
自然光线可以赋予眼睛营养,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抑制眼轴增长,所以户外活动沐浴阳光尤为重要。无法获得外界自然光的时候,室内环境灯光需要向阳光靠拢,目前照明光源在不断的升级进步,把家庭灯光进行升级改造,对近视防控是有利的。
2、光的位置
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面,眼轴就不会涨,然而光线总是汇聚在视网膜后面,眼睛会得到信号,让自己变长,去靠近汇聚点,眼轴就慢慢增长了。看近时,成像点会后移,形成成像滞后,虽然晶状体可以提供调节力,把成像点尽量往前拉,但还是不够,因为睫状肌-晶状体复合体,是会偷懒的,当它把成像点往前拉到接近视网膜,差不多能看清的时候,它就会放弃进一步的努力,这时就会残留一定的调节滞后,而这点调节滞后,再乘以时间,就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近视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无论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导致的近视,通过积极的近视防控,都会有所受益。敏感的孩子,可能实现近视的零增长甚至回退。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