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人

等级更新:2023/12

学好这六种因素 以后小孩戴眼镜的可能会变小

  现在基本上有很多小孩子都近视,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儿童近视已经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影响因素一:初发近视年龄小,度数高


  初发近视年龄越小,发现的度数越高,那么后来近视发展的这个空间就越大,越不乐观。所以如果孩子在学龄前,即6岁之前发生了近视,那么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积极地干预。


  影响因素二:警惕内隐斜及伴有调节滞后


  什么是调节滞后?我们在看近处时,晶状体需要调节,晶状体变凸,我们就可以看清近处。


  我们正常看远处时晶状体完全放松,看到近处33cm左右的时候,大脑应该给你大概300度的调节,就让晶状体收缩变成一个300度的一个眼镜,让你看清近处。


  但是,大脑在这时候很容易偷懒,只调节到200度或250度,大脑觉得能看清了就不调节了,调节不足的这部分就叫做调节滞后。


  影响因素三:眼底照相发现近视弧形斑和黄斑病变


  在孩子体检给眼底照相时,凡发现已经出现近视的弧形斑和黄斑异常,需要家长有意识地早预防、早治疗。


  影响因素四:超负荷的近距离阅读量


  近距离阅读,比如看书、看手机,尤其是手机,离得越近调节滞后就越厉害啊。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触手机,近距离的阅读量,远远超过了生理的承受量。


  长期近距离过度使用手机的孩子,发生早期近视的概率非常非常高,值得所有家长关注及重视。


  很多眼科专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十岁以前的孩子不建议接触手机,如果需要多媒体教育,我们可以使用大一些的屏幕,并且设定使用时间。


  影响因素五:较少的户外运动


  目前有明确大样本的研究已经证实,足量的户外活动可以抵消掉近距离用眼带来的近视增长的风险,户外活动大于三小时的孩子,同样的阅读量,近视发生发展程度明显低于户外活动量少的孩子。


  影响因素六:家族内的近视遗传基因


  如果父母本身都是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有黄斑变性或后巩膜葡萄肿等表现的病理性近视,会同时遗传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如果父母双方都在600度或者一方在600度以上的,应该尽早去医院,为孩子建立近视档案。


  文章内容来源:网络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评论1

最新回复咋不用急1年前

等级更新:2023/12

咋不用急1年前

不敢结婚生孩子就是这样了,我们大人都忍不住要玩手机,怎么敢要求小孩不玩呢?真的太难了,反正我是真的忍不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