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高度近视 多半都是因为“拖延症”

近视分假性、真性和高度近视,需及时干预。假性近视可调整用眼习惯或药物辅助恢复;真性近视需医学验光并光学矫正,改善用眼习惯;高度近视需定期筛查并处理眼部病变。

头花红红的

2024-07-05 11:53:02
0
收藏

  视力0.6~0.8 你觉得孩子还小,很正常


  近视25~75度 你觉得控制控制就能恢复


  近视100~200度 你觉得只要能看见就行,不需要戴眼镜


  近视300~400度 惊讶度数怎么会“变得”这么高


  近视600度 开始懊悔,没有早些采取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现在的青少年儿童由于生活环境和用眼强度的不同,近视往往可能会更早发生,因此更应该“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近视发展的三个阶段


  1、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由于调节紧张或痉挛引起的暂时性远视力下降,也称为调节性近视。多数是因为长时间读写姿势不正确,或者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后得不到有效的休息,所造成的。


  一般这个阶段,还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眼习惯,严重时使用药物辅助,来促使其恢复或改善的。


  但是,假性近视通常就是近视的前兆和警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则有可能在1-3个月的时间就会演变成成真性近视。


  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拖延症”。可以选择专业的眼科或者视光中心,尽早为孩子建立视觉发育档案,定期监测孩子视力发育状况。


  2、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导致看远处不清楚的屈光状态。


  一般近视的发生除了有一定的遗传和先天因素外,主要还是错误的用眼习惯所造成的,所有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都有可能造成用眼疲劳、眼睛调节过度,长此以往,终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这个阶段,首先要到医院进行包含散瞳验光在内的全套医学验光检查,确诊近视度数和视功能情况;然后请医生和验光师联合给出光学矫正和日常防控的佳方案;就是要理性面对近视的发生,谨遵医嘱、积极矫治,自觉改善用眼习惯,才有可能更好的控制低度近视逐步向中高度近视的发展。


  3、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是指屈光在-6.00D以上的屈光不正,也就是咱们日常所说的大于600度以上的近视。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和眼轴的延长,常发生其他影响视力的眼部合并症,如并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脱离等,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


  目前我国高度近视的患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高度近视患病率高达6.69%~38.4%,高度近视已然成为我国第二大致残致盲原因。


  这个阶段,在光学矫正和日常防控的基础上,更加要重视眼部病变的定期筛查,根据眼部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且及时的处理。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