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青少年用眼八大流言大揭秘,别再被“忽悠”坏孩子眼睛
“近视手术不是万能钥匙,青少年用眼需科学防护。破解八大流言:激光手术有风险、视力正常≠眼睛健康、低配度数反加速近视、胡萝卜不能单防近视、电子屏伤眼需控时、眼镜不导致变形、眼保健操有用、遗传近视也可预防。科学护眼,守护未来。”
薯片掉进键盘缝
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一直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如今,网络上流传着诸如“孩子近视没关系,长大做激光手术就行”“视力检查正常就代表眼睛健康”等说法。这些言论究竟是否科学呢?眼科专家将为大家破解青少年用眼的八大流言。

流言一:孩子近视没关系,长大做激光手术就行
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孩子近视似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想着等孩子长大后做个激光手术就能恢复正常视力。然而,这种想法过于简单了。激光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它有着严格的适应症。比如,患者的年龄需在 18 岁以上,且近视度数要稳定两年以上。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球也在不断变化,近视度数很可能还会继续增长。如果在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手术,术后视力可能会再次下降。
而且,激光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术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可能出现干眼、眩光、视力回退等问题。此外,手术只是矫正了当前的近视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眼睛的生理结构。如果孩子在术后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还是有可能再次发生。所以,不能把激光手术当作解决孩子近视问题的万能钥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还是要注重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
流言二:视力检查正常就代表眼睛健康
视力检查是评估眼睛健康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它并不能全面反映眼睛的健康状况。视力正常只能说明眼睛在一定距离下能够看清物体,但眼睛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问题。例如,眼底病变在早期可能不会影响视力,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青光眼也是一种常见的眼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视力也可能正常。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损伤视神经,导致视野缺损,最终可能失明。此外,一些眼部的炎症、斜视、弱视等问题,也不一定会在视力检查中表现出来。因此,除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外,还应该定期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眼部问题。
流言三:眼睛度数配低一点,近视增长更慢
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配眼镜时把度数配低一点,可以减缓近视的增长速度。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当眼睛度数配低时,孩子看东西会不清楚,为了看清物体,眼睛会更加努力地调节,从而增加了眼睛的负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反而会加速近视的发展。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验光结果,配足合适的度数。合适的眼镜可以让孩子清晰地看到物体,减轻眼睛的调节负担,有助于控制近视的发展。当然,在配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孩子初次配镜,度数较高,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度数,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逐渐增加度数,最终达到合适的矫正视力。
流言四:多吃胡萝卜就能预防近视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 A,而维生素 A 对眼睛健康确实有重要作用。它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维生素 A 可能会导致夜盲症等眼部问题。然而,仅仅依靠多吃胡萝卜并不能完全预防近视。
近视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用眼习惯等。虽然维生素 A 对眼睛有益,但不能解决所有与近视相关的问题。而且,人体对维生素 A 的吸收和利用是有限的,如果摄入过多的胡萝卜,可能会导致皮肤发黄等问题。要预防近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保持均衡的饮食,除了胡萝卜外,还应该摄入其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鱼类等。同时,还需要注意合理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
流言五:玩手机、电脑不会导致近视
在现代社会,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孩子也经常使用手机和电脑玩游戏、学习。然而,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会对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手机和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刺激眼睛的视网膜,导致眼睛疲劳、干涩、酸胀等不适症状。
而且,使用手机和电脑时,人们往往会近距离、长时间地注视屏幕,这会使眼睛的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 2 小时的孩子,近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使用时间较短的孩子。因此,要控制孩子使用手机和电脑的时间,每次使用不宜超过 30 分钟,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用眼距离。
流言六: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
很多人认为,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变得凸出。其实,眼睛变形并不是戴眼镜导致的,而是近视本身引起的。近视患者的眼球会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而变长,这是一种生理变化,与戴眼镜没有直接关系。
当近视度数较高时,眼球的前后径会明显增加,从外观上看,眼睛可能会显得凸出。而戴眼镜只是为了矫正视力,让眼睛能够看清物体。即使不戴眼镜,眼球的变形依然会发生。所以,不要因为担心眼睛变形而拒绝戴眼镜,否则会因为看不清物体而加重眼睛的负担,导致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
流言七:眼保健操没有用
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推广的一种保护眼睛的方法,但有些人认为它没有实际效果。其实,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眼部解剖学原理设计的,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虽然眼保健操不能完全阻止近视的发生,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眼睛的健康。很多研究表明,坚持做眼保健操的学生,视力下降的速度相对较慢。当然,要让眼保健操发挥作用,需要正确地操作。学生在做眼保健操时,应该保持手指清洁,按照正确的穴位和手法进行按摩,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和力度。
流言八:近视会遗传,无法预防
遗传因素在近视的发生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近视就无法预防。即使有遗传倾向,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率或延缓近视的发展。
环境因素和用眼习惯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研究发现,每天户外活动 2 小时以上的孩子,患近视的风险明显降低。因此,即使家族中有近视遗传史,也不能忽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改善环境和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近视的发生。
青少年的眼睛健康是关系到他们未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问题。网络上流传的这些关于青少年用眼的流言,不仅误导了家长和孩子,还可能对孩子的眼睛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通过对这些流言的破解,我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认识和处理青少年近视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重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展。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用眼环境;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视力保护教育,合理安排课程和作息时间;社会要营造重视青少年视力健康的氛围,提供更多有利于孩子户外活动的场所和设施。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保护眼睛就是保护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方法保护青少年的眼睛健康,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清晰、光明的未来。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