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宅家“放纵”用眼,警惕干眼症悄然来袭
假期长时间用电子产品致干眼症高发,因眨眼减少、不健康饮食和睡眠不足。预防需多眨眼、注意卫生、正确坐姿、补充营养、戴框架眼镜和保持室内湿度。
木槿暖夏
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的欢乐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看电影、刷手机、玩游戏成为众多人放松身心的热门选择。但随着假期的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悄然浮现——不少人因长时间紧盯屏幕,出现了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

每天高频使用电子产品会让人的眼睛超负荷工作,出现红、干、涩、痒、痛、流泪等不适症状,终导致干眼症。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主要由泪液产生不足或蒸发过多引发,导致眼部出现刺激症状,并伴有烧灼感。
在轻度干眼症阶段,患者会感到眼睛干涩、瘙痒以及视疲劳。进入中度阶段后,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眼睛异物感、疼痛以及视物模糊等情况。而重度干眼症则更为严重,患者的眼睛会出现器质性损害,需要长期用药治疗。
为什么假期是干眼症的高发期?
主要归因于以下三个不良生活习惯:首先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当我们专注于电脑、手机等屏幕时,眨眼的频率会大幅度降低,从正常的每分钟15至20次减少到大约5次。眨眼是保持眼睛湿润的重要机制,因为它能够均匀分布泪膜于眼表。然而,当眨眼次数减少时,泪膜分泌不足,眼球上的泪膜迅速蒸发,导致眼睛出现干涩、不适等症状,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干眼症。
其次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假期中,人们往往倾向于摄入高脂、高糖的食物,如烧烤、油炸食品、饮料等。这些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睑板腺分泌成分发生变化,使得泪膜质量下降,眼睛无法得到足够的“滋润”,从而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后是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熬夜会导致眼睛过度使用和受到外界强刺激,产生不适感。连续熬夜不仅容易引发干眼症,还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进而引发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病。
如何预防干眼症?
遵循以下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假期患干眼症的风险:
1.多眨眼。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动作,通过眨眼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保持眼睛潮湿而不干燥。
2.注意用眼卫生。保持手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对于眼睑上有油性分泌物、碎屑或脱落物的患者,更应注意保持眼睑卫生。
3.保持正确坐姿。减少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并保持适当的距离。工作时,眼睛应距离电脑屏幕60厘米以上,并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姿势。避免侧躺或在黑暗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手机。
4.补充营养元素。多吃瓜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以及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等有益眼睛健康的营养素。叶黄素是眼睛组织中的抗氧化剂,主要来源于菠菜和甘蓝菜;β胡萝卜素具有明目的作用,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主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和菠菜等蔬菜中。
5.戴框架眼镜。用框架眼镜代替隐形眼镜,并在多风的日子、游泳或外出时佩戴适当的护目镜或太阳镜以保护眼睛。
6.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尽量少使用空调,或使用空调时同时使用空气加湿器,以保持房间湿度在30%至50%之间。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