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
一些人出现眼胀、眼疼
甚至还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
注意了,这可能不是感冒
而是诱发了[青光眼]

为什么冬季是青光眼的高发季节?
寒冷刺激
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此时青光眼病人的瞳孔容易放大,诱发房水的出口房角可能突然关闭,房水流出受阻,引起房水涨满,短时间内眼压急剧升高,从而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室内外温差大
冬季室内温暖,室外寒冷,青光眼患者如果突然经历由热到寒的温度变化,温差过大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影响到眼压,造成眼压波动,进而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特别是有青光眼的老人,由于身体调节功能差,建议找个温度的过渡段,比如在楼道里或在门口站一会儿,让身体慢慢适应外界寒冷的环境。
大量饮水
冬季天气干燥,尤其在空调或暖气的作用下,水分流失,易导致口干舌燥,大量饮水后,眼内房水随之增多,正常人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加以调节,排泄掉多余的房水,而青光眼由于滤帘功能障碍,房水排出异常,易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引发青光眼发生的可能。
警惕青光眼的主要症状!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表现为急性发病,症状明显,表现为突发的视物不清、眼部胀痛、同侧头痛,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
多数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典型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当患者出现症状而就医时,往往病变已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明显的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等无法逆转的视功能损害。
冬季如何预防青光眼?
1、注意保暖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较大的温度变化,如佩戴帽子或围巾,关注天气预报,在强冷空气来临时尽量不外出。
2、注意情绪
情绪不稳定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平时要保持情绪乐观。
3、避免劳累
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温馨提示
虽说冬季是青光眼高发季节,但也不代表其他季节不会引发青光眼,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大家都得做好预防青光眼的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建议大家进行定期的眼健康检查排查眼部疾病。一旦发现眼胀、头疼、视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