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孩子歪头看东西,警惕可能是斜视

孩子斜视是常见眼科疾病,影响外貌和心理健康,甚至导致视力问题。家长需警惕眼球位置不对称、复视现象、代偿性头位、眼睛疲劳和手眼不协调等症状。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预防需注意用眼卫生和定期检查。

饮了孤荣

2024-06-14 11:28:50
0
收藏

  孩子总歪着头看东西、看电视、写作业、说话时眼神飘忽心不在焉。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的坏习惯,但其实这有可能是孩子出现了斜视。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的现象,即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睛偏离了目标。


  我们平时说的“对眼”“斜眼”“斗鸡眼”,都属于斜视。


  斜视常见的有内斜视(斗鸡眼)和外斜视,另外还有上斜视、下斜视、内旋斜视和外旋斜视。


  斜视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研究认为可能与眼外肌异常、屈光调节、神经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斜视不仅影响外貌,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起弱视,甚至造成双眼单视功能的异常与丧失,对孩子将来的职业选择也会有影响。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斜视


  斜视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表现也不同,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警惕斜视的可能性了。


  1、眼球位置不对称


  看正前方的东西时,一只眼球在中间,向前注视目标,但另一只眼球明显偏离,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看。


  家长简单自测小方


  家长可以用手机闪光灯给小孩正脸拍照,看黑眼珠上的光点有没有位于正中心。


  如果有任何一只眼睛的光点是在黑眼珠内侧、外侧或偏上下(总之就是没有在中央),孩子就可能存在斜视,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


  2、复视现象


  双眼看同一个物体时,会出现两个影像,闭上一只眼睛看时,就只有一个影像。


  为了不受双眼复视的影响,有的患者会不自觉闭上一只眼睛或眯着眼睛,尤其是在室外有阳光时。


  3、代偿性头位


  斜视患者在看东西时,为了避免重影的干扰,会选择偏头、转面、抬颌等更方便看东西的头位。


  4、眼睛疲劳


  由于不同方向的视线需要不断调整,长时间用眼后,会出现头痛、眼酸痛、畏光、揉眼睛和频繁眨眼等情况。


  5、手眼不协调


  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手眼不协调的动作表现,如:


  ①穿串珠时,线不能穿进珠子里;


  ②涂画时不能很准确地对准位置;


  ③拿小物件总是够不着等。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情况,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


  医生诊断时一般会给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等,此外还要进行排除眼睛其它疾病的检查。


  斜视如何治疗


  目前,斜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


  ①光学矫正(框架眼镜和三棱镜);


  ②治疗弱视(精确的配镜、优势眼遮盖法、弱视眼视觉提升训练);


  ③药物治疗(睫状肌麻痹剂、缩瞳剂、A型肉毒素);


  ④视功能矫正训练等。


  手术


  手术治疗是斜视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调整眼外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


  孩子选择哪种治疗方式,需不需要手术,还是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如果需要进行手术,家长们也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斜视手术并不复杂,创伤也不大,是眼科手术中安全的一类手术。


  如何预防斜视


  1、注意用眼卫生,纠正不良习惯


  ①保持眼睛清洁,避免使用过多眼药水、揉眼睛等。


  ②避免长时间用眼,适时休息,不躺着看书,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灯光照明要适度。


  ③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


  ④坚持做眼保健操,帮助缓解眼部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并治疗视力问题,预防斜视发生。


  ①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观察孩子双眼的协调功能、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②孩子3岁时应做一次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有无斜视等。


  ③有家族史的儿童,应在2周岁时行眼科检查,并注意有无远视或散光。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