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
近视手术种类那么多,到底哪个才更好
高考后摘镜需求上升,近视手术种类繁多。近视手术主要分激光类和晶体植入术,通过改变眼球屈光度来矫正近视。激光类有全飞秒、半飞秒等,全飞秒手术微创高效精准,术后干眼轻微。选择手术方式需经术前检查,医生给出专业建议。
耳畔风声
高考后即将迎来“摘镜热”,被眼镜支配的苦相信好多人都懂。夏天一动就汗如雨下,踏出空调房雾气弥漫,再碰上雨天满是水珠,厚重的镜片和框架使双耳和鼻梁不堪重负,好想彻底告别眼镜啊!
但到网上功课一做:半飞秒 、 全飞秒 、 全激光 ……等下有点懵,近视手术这么多种类?还有 晶体植入术又是什么?

让人不禁感叹,我只是想做个近视手术。怎么选术式种类,比多选题的选项还要难?其实,这事一点都不复杂,只要会做加减法,就能秒懂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动的是眼睛哪个部位
人看东西的过程中,角膜和晶状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近视手术也主要在眼部这两个结构上进行 “加减法” ,通过切削角膜或植入人工晶体,改变眼球屈光度,使视物重新清晰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手术怎么做加减法
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主要分为激光类近视手术和晶体植入术两类。
「加法」手术 晶体植入术
主要通过在虹膜和晶状体之间植入一枚特殊的「隐形眼镜」,从而矫正近视,高清、可逆、安全,不切削角膜,可矫正50至3000度的近视,更适合高度及超高度近视人群。
「减法」手术 激光类近视手术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我们常说的半飞秒、全飞秒等都属于激光类近视手术。
激光类近视手术有什么区别
微创全飞秒
提到的“全飞秒”手术(SMILE),它是目前主要的角膜屈光手术之一,手术微创特点非常突出。
其手术原理是使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上切削出一个相应度数的微透镜,然后从角膜边缘制作一个长2毫米的切口,后将微透镜从这个2mm微小切口取出,完成近视矫正。
优势
1、高效精准
利用全飞秒激光精准切削基质透镜,单眼扫描时间仅20余秒左右,轻柔微创,快捷舒适,手术效果精准可控。
2、无需制作角膜瓣,角膜完整性和安全性更高
手术过程中无需制作角膜瓣,手术快捷,也避免了手术中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术后意外外伤时可能导致的角膜瓣相关创伤。
3、术后舒适度高
因为角膜切口小,无需制作角膜瓣,所以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相对较轻。
4、角膜稳定性高
全飞秒手术切口仅有2-4毫米,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更稳定,角膜更稳固,术后的度数反弹可能性更小。
5、术后干眼恢复更好
全飞秒手术过程中切开角膜范围只有2mm,因此角膜神经组织影响相对小很多,术后干眼比半飞秒、表层等手术明显轻微得多。
适宜人群
适宜人群广泛,尤其适合外界环境较为复杂或恶劣、可能激烈碰撞对抗的职业,如军人、警察、飞行员、运动员、户外活动爱好者等。
半飞秒
又称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FS-LASIK),术中要使用两种激光,先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然后使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基质切削,后将角膜瓣复位完成近视矫正。
优势
1. 矫正度数广
理论上半飞秒手术可以矫正50-1200度的近视。
2. 术后恢复快
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快,对工作和生活影响小。
3. 可个性化
对于一些特殊度数、不规则的角膜形态,可以通过地形图引导进行个性化切削模式。
不足
由于需要制作角膜瓣,术中尤其术后,可能存在角膜瓣因外力碰撞伤害导致角膜瓣移位、破裂等风险;另外,术后发生干眼的几率较其他术式高,需要注意积极治疗。
适宜人群
适合白领、自由职业者、居家办公等人群,同样也符合征兵、警察、运动员等高要求标准(海军舰载机飞行员除外,必须全飞秒)。
虽然术式种类丰富,但可不是你想选哪个就能选哪个。究竟适合哪种近视手术方式,还得去医院进行严谨的术前检查,医生会综合分析你的术前检查结果,并给出专业的术式建议。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最受欢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