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
在这个红眼病高发的季节 学会如何预防红眼病很重要
目前正是“红眼病”流行的季节,多地开始出现红眼病患者,大多是幼儿先发病,患者眼部分泌物及泪液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红眼病”到底是个什么病?又该怎么预防?
白茶相依
炎炎夏日,又进入接触性传染病的高发期,每年的6-9月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区已报告多例学生“红眼病”病例),尤其是小孩子抵抗力较低,学校及托幼机构是学生聚集场所,病毒传播易发生,需要特别注意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
什么是“红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CH),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较高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异株(CA24v)引起,是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可有1~3天的潜伏期,病毒性的可长达5~12天,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却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结膜炎治愈后身体内不能获得长期性抗体,可重复感染。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眼出现不适感,1-2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患者具有明显的眼刺激症状,表现为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
感染了“红眼病”怎么办?
1、“红眼病”患者应及时就诊,遵循医嘱,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在患病后7~10天内,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活动,尤其不要前往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场所,严禁到公共游泳池游泳,以防传染给其他人。
2、需要保持眼部的清洁,注意避免脏东西、脏水入眼,不要用手揉搓眼部。
3、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尽量减少眼球刺激。在长时间用眼后,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
4、开放患眼,不能遮盖,否则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反而加重病情。
5、患儿饮食注意事项:适宜多吃些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猪瘦肉、猪肝等。多吃新鲜水果,如香蕉、苹果、哈密瓜、葡萄等;忌食辛辣刺激、助阳燥热的食物,如大葱、洋葱、韭菜、芥末、辣椒、胡椒和各种油炸食品等。禁食生冷、寒凉、肥腻的食物,如冻果汁、冻汽水、肥猪肉、酸菜鱼、海虾等。
个人如何预防“红眼病”?
1、家长一定要勤给孩子剪指甲,勤洗手,告诉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保持手部卫生。儿童很喜欢接触各种玩具和用品,家长应该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勤洗手、保护眼睛的习惯,孩子的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从而减少细菌的生长。并且要让孩子养成饭前和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在结膜炎流行期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孩子长时间外出,家长需随时携带具有杀菌功能的喷雾,及时消毒。
3、如果带孩子去游泳池游泳,要选择到卫生条件好、消毒措施完备的游泳场所。游泳前给孩子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做好周全的防护。
4、注意交叉感染的发生。家中如有患结膜炎的患者,应尽量和孩子保持距离。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和脸盆不要让孩子接触,并要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
5、小儿结膜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结膜炎症状患者,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而且要做好相应的隔离措施,已感染的患者应少去公共场所,从而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家人及其他人。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