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

有些患者对自己到底是白内障还是青光眼有些困乱

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两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青光眼的发生。那么,为什么白内障会引起青光眼呢?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复杂的三角题

2023-07-10 17:52:14
0
收藏

  现在眼科问题还是挺多的,有些患者对自己到底是白内障还是青光眼有些困乱,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白内障和青光眼?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发生混浊,影响视力的一种眼病。晶状体是眼球内部的一种透明的结构,它可以调节焦距,让我们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晶状体会逐渐变得浑浊、硬化、增厚,导致视物模糊、色彩变淡、眩光等症状。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即将混浊的晶状体取出,植入人工晶体。


  青光眼是指由于房水流出受阻或房水分泌过多,导致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和视网膜,造成视野缺损和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病。房水是眼球内部的一种液体,它可以营养眼球组织,并通过房角(即虹膜和角膜之间的缝隙)流出眼球。如果房水流出受阻或分泌过多,就会导致房水积聚,增加眼压。青光眼分为开角型和闭角型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小梁网(即房水流出的通道)功能障碍造成的;后者是由于房角关闭造成的。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降低眼压,可以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等方式实现。


  白内障如何引起青光眼?


  白内障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青光眼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白内障膨胀期: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晶状体会膨胀,推动虹膜前移,使房角变窄或关闭,阻碍房水流出,导致闭角型青光眼。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前房较浅的人群中。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等急性发作症状。


  白内障过熟期:当白内障继续发展时,晶状体皮质会液化、吸收,释放出大量的可溶性晶体蛋白和炎性因子,这些物质会堵塞小梁网,影响房水流出,导致开角型青光眼。因此,并不是白内障越“熟”越好。


  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是指由于外力或其他因素导致晶状体损伤的一种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可能同时伴有虹膜、小梁网、晶体悬韧带等结构的损伤,造成房角关闭或小梁网功能障碍,引起闭角型或开角型青光眼。


  晶状体脱位:晶状体脱位是指晶状体脱离正常的位置,移动到眼球内部的其他部位的一种情况。晶状体脱位可能是由于遗传性、老化性或外伤性等原因导致的。晶状体脱位可能会压迫虹膜根部,使房角关闭,或者阻塞瞳孔,造成房水流出不畅,引起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如何治疗?


  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属于继发性青光眼,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白内障膨胀期或过熟期引起的青光眼,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即摘除混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来解除房角关闭或清除晶体蛋白,降低眼压。


  2、外伤性白内障引起的青光眼,需要先行房角镜等检查,评估房角和小梁网的情况,确定是闭角型还是开角型青光眼。如果是闭角型青光眼,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来解除房角关闭;如果是开角型青光眼,可能需要联合青光眼手术来改善小梁网功能。


  3、晶状体脱位引起的青光眼,需要根据晶状体脱位的程度和范围来选择治疗方法。如果晶状体脱位较轻且透明,眼压升高较低,可以使用降眼压药物或激光虹膜周切术来缓解房水流出受阻;如果晶状体脱位较重或混浊,前房深浅不一,眼压高难以控制,则需要进行晶状体摘除手术,并根据房角和小梁网功能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合青光眼手术。


  总之,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两种不同但有关联的眼科疾病。为了避免白内障引起青光眼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建议大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白内障。如果有任何不适或异常的视力变化,请及时就医。


  文章来源:网络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