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人

等级更新:2025/05

高度近视要不要做LASEK手术

  高度近视是否适合做 LASE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手术,需要综合眼部条件、手术特点及个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判断。


  一、LASEK 手术的原理与特点


  1、手术原理


  LASEK 属于表层切削手术,通过酒精浸泡去除角膜上皮细胞,再用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以矫正近视度数,最后让角膜上皮重新生长覆盖切削区域。


  2、技术特点


  保留角膜基质较多:相比传统 LASIK(板层手术),LASEK 不制作角膜瓣,对角膜厚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角膜较薄的高度近视者。


  术后恢复较慢:因需去除角膜上皮,术后 1-3 天疼痛感较明显,视力恢复需 1-2 周,完全稳定可能需 1-3 个月。


  术后用药时间长:需使用激素类眼药水 1-2 个月,以预防角膜 haze(雾状浑浊),降低回退风险。


  二、高度近视做 LASEK 手术的适应条件


  1、适合人群


  角膜厚度不足:若近视 900 度(度数换算为屈光度约 - 9.00D),需先通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评估角膜厚度。一般来说,每矫正 100 度近视约需消耗 12-15μm 角膜基质,剩余角膜基质厚度需≥250μm(中央角膜厚度),LASEK 因不制瓣,可能更适合角膜偏薄的高度近视者。


  拒绝制作角膜瓣:担心 LASIK 手术中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如瓣移位、皱褶),更倾向选择表层手术。


  无其他眼部疾病:如干眼症、角膜炎、圆锥角膜等,且眼底检查正常(高度近视需特别注意是否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问题)。


  2、不适合人群


  近视度数过高或散光过强:LASEK 手术通常适合矫正≤-8.00D 的近视,若度数超过 - 10.00D,术后回退风险较高,效果可能不理想。


  角膜上皮愈合能力差: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者,可能影响术后恢复。


  对疼痛敏感或无法配合长期用药:术后初期疼痛较明显,且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否则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


  三、高度近视选择 LASEK 手术的注意事项


  1、术前检查至关重要


  详细验光:确认近视度数、散光度数及轴位是否稳定(近两年度数增长≤50 度)。


  角膜评估:通过角膜测厚仪、角膜地形图等检查,确认角膜厚度、形态是否适合手术(如排除圆锥角膜)。


  眼底检查:高度近视易出现视网膜裂孔、黄斑变性等,需提前治疗,否则术后可能增加眼底病变风险。


  2、术后护理与风险管控


  严格用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激素类眼药水,不可擅自停药或减少频次,以降低 haze 和感染风险。


  避免揉眼:术后 1-2 周角膜上皮未完全愈合,揉眼可能导致上皮脱落或移位。


  定期复查:术后 1 天、1 周、1 个月、3 个月需复查视力、角膜恢复情况,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眼红等症状,及时就诊。


  3、替代方案参考


  若角膜厚度充足:可考虑飞秒 LASIK 或全飞秒 SMILE 手术,术后恢复更快(次日即可正常用眼),回退风险更低,尤其适合高度近视且希望快速恢复的人群。


  若度数过高或角膜过薄:可考虑 ICL(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一种 “加法手术”,不切削角膜,适合矫正 - 5.00D 至 - 18.00D 的近视,术后视力恢复快,视觉质量更优,但属于内眼手术,需评估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等。


  总结:是否建议做 LASEK?


  推荐情况:高度近视但角膜较薄,无法选择其他手术方式,且能耐受术后疼痛、严格配合护理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 LASEK。


  谨慎选择:若角膜厚度充足,更建议优先考虑全飞秒或飞秒 LASIK;若度数超过 - 10.00D,或对术后恢复速度、视觉稳定性要求高,ICL 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最终决策建议: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术前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你的角膜厚度、眼底情况、用眼需求(如是否从事运动、对抗性职业等)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切勿盲目决定。


  免责声明:文章和图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