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人

等级更新:2024/03

高危人群需定期排查青光眼

  高危人群需定期排查青光眼


  青光眼发病具有隐匿性,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很关键。


  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眼外伤史、年轻时即患远视、高度近视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有偏头痛的患者或口服抗抑郁药物等相关人群患病率可能性更高。


  除此之外,部分环境因素也可诱发青光眼发作,包括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长期疲劳用眼,在暗光下长时间阅读,失眠等,以及严寒和酷暑这类恶劣环境等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青光眼的排查。


  检查项目包括:眼压、视野、眼底、房角、角膜厚度、OCT检查等,以便对青光眼进行准确诊断、分型及分期。常见的三大检查“利器”有:


  眼压检测


  统计学上将10-21mmHg的眼压定义为正常眼压。要求双眼眼压差异<5mmHg,24小时眼压波动8mmmHg,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风险。


  视野检查


  通过视野检查可以准确评估视野损失的程度,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进展。


  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神经头,尤其是神经纤维层的减薄情况,评估青光眼的存在和发展。


  此外,大家日常还可以自测青光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轮流用单一只眼睛看视力是否出现异常,例如突然某一眼视力变差,可能是病变,必须赶快就医检查。因为双眼一起看时,往往不会发觉其中一眼的眼力变差。


  还要警惕非常状况!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请尽快寻求医疗帮助:虹视(光源周围看到彩色光环);经常性疲劳;眼晴看上去雾蒙蒙的(尤其是婴儿);恶心或呕吐;眼睛疼痛;视野狭窄(管状视野)等。


  青光眼需采取个性化治疗


  临床上,青光眼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它是可以控制和治疗的。积极配合青光眼治疗及随访可以降低视力丧失的危险。


  目前,治疗青光眼有“三大武器”,即药物、激光、手术。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也可以联合应用,互为补充,具体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来确定。


  绝大多数青光眼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使眼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长久保持良好视力和视野,维持生活质量。


  青光眼长期监测随访很重要


  青光眼也是一种终生疾病,无论是哪种方式治疗,现代医学都还无法确保患者的眼压能够终生维持正常,需要采取“慢病管理”的方式进行随访。


  建议大家应与眼科医生携起手来,建立长久互信的关系,服从医嘱、定期复查、周密监测眼压、及时干预,共同抗击这个偷走视力的“窃贼”!


  文章来源:网络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评论1

最新回复证明给你看1年前

等级更新:2024/03

证明给你看1年前

我前段时间也去做了检查,这边的医护人员态度也是非常好的,医护人员用心维护患者的就医体验,让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安心与放心。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