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人
等级更新:2024/01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管理迫在眉睫。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地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对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但是,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
主要是眼底病变故: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高度近视已成为我国盲和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视发生的方法和措施可总结为“三板斧”
1、足量的户外活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光照度而非光谱,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光谱不同)。
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是说,只要呆在户外,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新的研究认为,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是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如增加课外活动,在户外做作业,在户外上课,课件休息呆在户外,上学和放学步行,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
2、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
所以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方法。老师和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3、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已经是高度近视了。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而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较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评论1
等级更新:2024/01
余额不足, 1年前
近视的预防很重要,我发现现在的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近视预防,经常为了安抚孩子,在儿童或者少年时期就给他玩手机,孩子对近视防控是没有这个意识的,需要我们家长介入才行,如果我们不作为的话,那么孩子近视是早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