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人
等级更新:2023/05
沙眼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疾患,潜伏期约5~12日,双眼发病,儿童少年时期多发。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砾,故名沙眼。对于出现沙眼早期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早就医控制病情,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沙眼分类
1、早期沙眼,此时上睑结膜出现未成熟滤泡,轻微上皮下角膜混浊、弥漫点状角膜炎和上方细小角膜血管野。
2、活动期沙眼:首先期以滤泡增生为主。角膜混浊、上皮下浸润和明显的上方浅层角膜血管翳。其次以乳头增生为主。滤泡坏死、上方表浅角膜血管翳和上皮下浸润,滤泡模糊,瘢痕不明显。z后合并慢性淋菌性结膜炎。
3、瘢痕前期,此时进行性病变与瘢痕生成共同存在。
4、非活动性瘢痕期沙眼,此时结膜表面变为平滑,除了白色瘢痕以外,找不到其他活动性病变。
沙眼一般由什么引起?
沙眼是由于感染沙眼衣原体而导致,各种途径接触该病原,均可能发病。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环境因素,如较差的生活状况、卫生概念的缺乏和落后的医疗水平等有关。沙眼衣原体种内有三个生物变种(或亚种),眼血清型包括A、B、Ba、C四个血清型,生殖血清型包括D、Da、E、F、G、H、I、Ia、J、K十个血清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血清型包括L、L2、L2a、L3四个血清型。
地方性致盲沙眼通常由四个眼血清型A、B、Ba和C引起。沙眼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曾在我国广泛流行,是当时致盲的主要病因。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常识的普及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其发病率大大降低,只在某些地区有散在性的流行,没有成为一个大面积的常见流行病。
沙眼的日常护理
1、减少手-眼-手的接触,同时勤洗手,尤其是点眼药水之前。
2、避免接触沙眼患者的分泌物及受污染的物品,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3、定期对生活用具进行高温消毒,经常清洗和更换枕套和被套并将其放置于日光下暴晒。
4、治疗期间避免使用眼部化妆品,不配戴隐形眼镜。
5、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减药、停药,以防止病情反复。
如何预防沙眼?
1、增加洗面和清洁眼部次数可有效防治沙眼相互传播。
2、改善生活环境,保证使用清洁水源,妥善处置人畜排泄物,减少苍蝇滋生。
3、不与他人公用眼部化妆品、毛巾、脸盆等个人物品。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评论1
等级更新:2023/05
胖次超人, 2年前
沙眼还是挺可怕的,虽然比不上白内障和青光眼这些眼病,但也不容小觑,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出现许多合并症,如眼睑内翻倒睫、慢性泪囊炎、上睑下垂、角膜浑浊等。所以大家出现沙眼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才行。












